• 1
  • 2
  • 3
第三期:关系决定孩子未来
2016-1-11
来源:未知
点击数: 37208          作者:未知
  • 主讲:吴松芳   心理辅导员之家整理

        家庭个案中,99.99%来的孩子出现问题的家庭实则背后都是夫妻、整个家庭系统出现问题,直至孩子出现状况了才来咨询。

    夫妻关系影响亲子关系

    市面上不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包括在咨询的工作中,方法也有很多,实际上这么多方法我们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有效,就在于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当你和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好的理念没有办法到孩子的心里去。孩子的心门是关闭的,更需要的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不断寻找方法,是因为没有静下心把关系联结上,会不断地外求去求方法。很多父母把目标定在“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孩子成功,我就成功了”。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针对很多单亲家庭: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否认曾经也有爱。现在夫妻往往不能和平相处下去,单亲家庭的父母因为自己没有摆正心态,自己处在愤怒里面,所以会对孩子说“就是因为你的存在,我们才在一起的”,让孩子感觉到被否定,孩子感觉到无价值感。实际上真正的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对于夫妻来说,能和尽量和,和不来分开比家庭冷暴力对孩子有用的多。但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在一起是因为我们的爱熄灭了,不能否认当初我们是因为有爱才在一起,而孩子是爱的产物,是一个带着爱出生的孩子,是后来我们走着走着走到了死胡同里,我们就不爱了。这个时候孩子才能比较顺利的从失败的婚姻里脱身而出。“哦,这是你们的事情”如果当他感受到是因为他的存在父母的婚姻才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他就会带着强烈的挫败感。所谓的单亲家庭,孩子出现问题往往不是这个婚姻的问题。如果父母能够好好的相处,或者比较理智一些,能够不否认过去的一段,只是表示现在走到一段走不下去了。这样的话,孩子的创伤肯定还是有,但是不会这么大。

    现在孩子压力大,需要学习的东西多。不少夫妻是爸爸主外,妈妈全职带孩子。妈妈曾经也有很好的工作,为了孩子,歇下来带孩子,这样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碰撞。那么最好的状态就是爸爸对妈妈的支持,妈妈有力量来对待孩子。这是一个终极目标,是一个完美的状态。现在社会有些阴盛阳衰,妈妈普遍比较强势。强势的妈妈会对爸爸有很多意见,改变不了爸爸,会对孩子造成一些影响。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联结,会采取强烈的方法,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但是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的,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潜意识里会跟随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有个高三强迫症男孩,已经休学了,没有办法考试,来的时候是妈妈带来的,咨询的一个小时里孩子几乎都是低着头拨手指甲,妈妈不停的在说。我留了十几分钟时间给孩子,希望孩子说。“你是希望妈妈在,还是希望妈妈不在?”“我希望妈妈不在”这个过程中(一周一次的咨询)很多次我是很希望把爸爸妈妈都带过来的,他说他妈妈不认为他有问题。实际上,孩子的强迫症到了没有办法上学的地步,需要不停的关煤气,不停的关门,不停的洗手,没有办法一人租房子独立生活,因此回到了老家,处于休学的状态。经过一年咨询,孩子第二年参加高考,现在已经在国外读书了。强迫症症状的改善是很困难的,对强迫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森田疗法,强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到最后的咨询中,孩子的症状是:也会去洗手也会去关门,但是没有那么焦虑和恐惧了。当你能够接纳当下的行为,对于强迫症来说是比较好的状态。如果碰到青春期的强迫症的个案,一般跟手淫和性的焦虑有一定的关系。不断的洗手与内心的冲突有关,是超我与本我的冲突。从关系的层面讲,妈妈其实对爸爸一直不满,认为爸爸太懦弱了,从结婚开始就想改变爸爸,但是最后改变不了,结果就跟孩子埋怨爸爸,希望孩子不要像爸爸一样。妈妈改变不了爸爸,就用所有的精力来改变孩子。这就是典型的个案。妈妈特别不想让孩子像爸爸,千方百计的阻挠孩子像爸爸,一边不停的数落爸爸,一边不停的孩子说“你千万不要像爸爸”。个案中的孩子认为自己至少有七八成像爸爸。宇宙中有一个法则:越不想孩子像什么,他就越像什么。生活中也不陌生,我们越害怕什么,它就来什么。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说“这是遗传”“这是基因”,当然会有这个成分,会占一定的比例,但是更多的是耳濡目染的影响。孩子无法改变妈妈,能够做的就是现在离开妈妈,至少从现实层面上少一个被她干预到的空间和时间。

    孩子是纽带,所以孩子常常会被当作攻击对方的工具。当父母吵架的时候,父母一方经常会让孩子说“你去跟爸爸怎么说”“你去跟妈妈怎么说”。这是孩子被父母拿来做工具的一个方式。除此之外,还有“打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孩子犯错了,当我们夫妻关系好的时候,一般不会计较。如果夫妻之间张力很大,刚刚吵完架的时候,孩子的一个小错误肯定会被父母无放大。这个时候,要么就是骂孩子要么就是打孩子。骂孩子的时候你的声音会比平时大,打孩子的时候你的下手会比平时重。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夫妻关系里的怨气通过这样的方式转嫁到孩子身上的过程。踢猫事件,就是指爸爸在单位受了怨气,回家撒到妈妈身上,妈妈又撒到孩子身上,孩子没有地方出气,就去踢猫。孩子作为其中的纽带,父母还常常不自知,事后又懊悔。然后周而复始的去做这种事情,这又涉及到了父母的原生家庭。现在的父母会给自己找很多的借口“我们那时候没那么多钱”“我们那时候条件没有那么好”,来解释现在不那么成功,不那么用功,不那么努力。“我就喝喝酒,打打麻将”。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出人头地。当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孩子眼里看到的是我们所作所为,耳里听到的是我们的所语所言,是我们怎样与别人互动的。如果我们每天是抱怨的,让孩子积极的面对人生是不可能的。孩子耳濡目染的是父母的人生模式。假如你对自己是自暴自弃的状态,你不想改变,那么对孩子的期望我们也要一降再降,降到和自己一样。人往往痛苦的是冲突和矛盾,当你不想前进,却要求孩子前进,孩子又学不到怎样去前进的方法,没有榜样,这个时候就有冲突有痛苦。当你对自己没有要求,对孩子也没有要求,接纳现在自己的状态,也接纳孩子的状态,那么也没有痛苦。当我们本身具有的社会资源都不具备的时候,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犹如海市蜃楼。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原生家庭有两种方式影响我们。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相处模式跟我们现在组建家庭我们亲密关系的模式。

    一,             复制。

    二,             补偿。

    复制:我们的另一外绝大多数与自己父亲(母亲)很像。我们(女)从小生活的最多的人是爸爸,在人群中不知不觉中受像爸爸这类人的吸引。男孩子从小在生活中相处最多的异性是妈妈。现在生活中导致婆媳关系很紧张的一点是:妈妈很强势。强势的妈妈养的儿子一般会比较弱。弱的男孩子会找一个强的女孩子。强的女孩子在家与强势的婆婆对上,这是婆媳关系出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儿子(丈夫)因为比较弱,所以会选择逃跑,这就变成了两个女人的斗争。

    补偿:有些女孩子爸爸从小就抽烟赌博,从小就恨爸爸,因此要找伴侣就要找不抽烟不赌博的男人。在这个过程中,她需要很大的勇气去适应跟她父亲不一样的男人,这会很辛苦。她需要很大的勇气来学习一种新的模式,跟一个跟爸爸完全不一样的人的相处。当做出这种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心力,需要更多的努力去能够适应这个关系。这种补偿相对来说比较辛苦。但是确实会有毅力强的人会找到一个跟父母不一样的伴侣。

         欧文.亚隆就是典型的补偿。当年他的母亲很强势,他后来找老婆的时候是有意识的,找了个温柔可人的老婆。因此补偿有成功的,选择补偿需要更大的心理能量。人都愿意面对自己熟悉的情景而不愿意面对陌生的情景,面对未知的情景时会有焦虑,所以很自然的我们自我保护去寻找熟悉的感觉。

    任何所谓的极端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有一个极端的个案,一位妻子不断被老公打,甚至很多次都挨打到住院。她的朋友都问她要怎么样。她老公在去医院看她的时候也问她要怎么样。离婚也可以,不离婚要有一个怎样的相处方式。她自己也不知道要不要离婚,也不知道如何相处。但是她每天都要“作”。本来老公回家挺好的,回来之后她就开始破口大骂,骂到老公终于控制不住一拳打过去,她好像终于才释怀了。她的童年生活:她爸爸一直暴打她妈妈。她爸爸妈妈的婚姻模式几乎和她现在的婚姻模式是如出一辙的。她老公的原生家庭中并没有暴力倾向,极有可能,她老公的暴力倾向是被她诱发出来的。她习惯跟有暴力的男人相处,会把跟她相处的男人逼到一个位置,然后动手来证明她内心的声音:男人都是要打女人的。这就是复制的模式。

    我们的父母带给我们带来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从原生家庭带来了什么是需要被我们看到的。父母是什么样的状态,新组建的家庭是什么状态,你想要这个家庭是什么状态,对方想要这个家庭是什么样子。然后互相做一个平衡。你希望他做到的,他能不能做到。他希望你做到的,你能不能做到。互相有一个取舍,最后建立一个平衡。建立一个以我们为核心家庭的和谐的模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的环境。孩子会带着这种原生家庭的模式去处理他(她)未来家庭的模式。一代一代都是在传承。

    很多夫妻经常会不去磨合不去补救,甚至会等到孩子高考后离婚,这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不安全感,孩子未来婚姻的亲密关系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你希望未来的孩子在亲密关系中是一种自如的状态,那么我们的努力方向是:现在的夫妻关系。现在的夫妻关系模式很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关系模式。

    男孩子找女朋友相处,可以去对方家里看看未来的丈母娘。女孩子找男朋友,去对方家里看看他的爸爸。这里会有同性认同。男孩子认同爸爸,女孩子认同妈妈。强势的妈妈一般有一个弱势的老公,有一个强势的女儿。孩子都是对同性认同的。如果女孩子找的男朋友的父亲是整天不归家,花天酒地的,女孩子最好是要三思。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男孩子表面上是对爸爸痛恨的,但是他有些东西是内化的,有些东西是潜移默化会受影响的,这是他的潜意识部分,在潜意识里认同爸爸。暴打孩子的父母几乎都是被暴打长大的。遇到没有办法跟孩子相处的时候,他也只会用拳头。这是耳濡目染,代继相承的东西。有些家长在打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是对父母的报复。父母在小的时候没有力量反抗原生家庭的暴力,就使用在弱小的孩子身上,可以说是一种投射,把愤怒投射出去或者是转移出去,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当父母打孩子的时候是最没有办法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深呼吸。生活中,你本来要去出口伤人的,本来要去攻击的,本来要去骂孩子的时候,稍微回避一下,深呼吸三口气,然后再去面对。难就难在“止”,“知止而后安,知安而后定”。情绪的点能不能让自己适时的喊停。停一下,深呼吸,先去做别的事情(擦地板、浇花……)无论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在那个愤怒的当下时,已经与事情本身无关了,人已经完全被情绪所掌控了。人在被情绪所掌控的时候,做出来的事情往往在事后是会后悔的。

    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我们看到的原生家庭的模式也是有限的,我们会带着我们看到的有限的原生家庭的模式来处我们现在看起来无限的社会。

    有个初三的女孩子说“你们不要用你们逝去的昨天来侵占我们鲜活的今天”。孩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有些懵了,后来她明白:不是父母不愿意去做,而是父母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做。每个人的经验有限,而孩子面对的社会又太丰富了。原生家庭带来的经验不足以应对现在面对的社会。“孩子我是为你好”“孩子我跟你说我的经验”我们常担心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未来找什么工作等等。事实上,我们真的想这么远吗?就像五年之前,我们不知道微信会使用这么广。以前我们也不知道从网络上就可以购物。这都是没有办法想到的。我们的经验是非常有限的,目光是非常短浅的。我们经常用有限的短浅的目光限制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分享经验,但是不能阻碍孩子人生的成长和步伐。我们更多的是要去陪伴。现在父母的焦虑是因为现代社会发展太快,每一天的发展都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我们要处理的是自己的焦虑,而不是把这些焦虑带给孩子。《虎妈猫爸》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父母都很焦虑,焦虑的就是现代社会发展太快,自己跟不上,就会把这么多的焦虑带给孩子。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焦虑带回自己身上,其实我们是对自己不太满意。如果父母对自己的人生是比较满意的状态,是容易面对这种焦虑的,也能够面对孩子不是一种人上人的状态,能够面对孩子看起来不是那么优秀,但是身心健康的状态。当父母知道自己的焦虑,让自己好好待一下,让自己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满足或减少遗憾。

    看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要如何去做才能建立一个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原生家庭。

    首先,与原生家庭分化。放开父母的生活,试着不干预他们的矛盾,相信他们之间有他们之间的平衡。任何关系的存在都有平衡的方式。很多来访者咨询的目标就是改变父母的相处模式,这其实是来访者自己的需要。我们不能过度投入父母的人生,因为我们已经有新的家庭。我们的主攻方向是我们的核心家庭,要花更多的精力在自己的核心家庭上。我们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经常会说“我爸爸这么说的”“我妈妈这么说的”“我家里是什么样的”这种模式在我们家里出现的频率高不高,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夫妻之间,我希望你怎么做,也要听听对方希望你怎么做。我们往往内心经常会这么说:我希望你这么做你必须要这么做,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是不够爱我。沟通和表达是关键的,不要总想着对方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女性更善于表达,男性更善于用行动。很多时候,女性很清楚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但是表达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让男性去猜测。女性可以在表达的时候将自己表达清楚。“你这样的不是我想要的方式”“我想要的方式是什么样的”这样,对方才能去权衡你的要求,他能否做到,或者能做到多少。做到多少是女性能够接受的。这种方式就是你们在做彼此平衡的相处模式。这是沟通和表达的方式。

    有个家庭的个案,妻子对丈夫吼“你明明错了,你要跟我道歉”,这个时候丈夫的起点就是跟孩子一样,我们要考虑到男性的尊严。如果女性过于强势,男性就会越来越弱。是儿子的话,儿子也会越来越弱。如果丈夫真的天天道歉,也不是这位妻子想要的。生活中的“度”要去权衡。有些男人会吵完之后用送你点礼物或者做点家务向你表达,作为妻子要习惯他的模式。不是一定要向孩子一样要得到他的道歉的过程中才能被肯定。

    现在的父母需要跟孩子去争夺控制权,或者在夫妻之间一定要争出对错。好像没有中间地带,一定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因为在我们的成长中,几乎没有被肯定,几乎都是父母是对的,我们的老师是对的。即使我们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到家也会被告诉你是错的,老师是对的。我们从小到大被肯定的太少,所以在我们亲密关系中有主动权、在亲子关系中相对有更大主动权的时候,我们会要求被肯定。这个被肯定就是因为小时候的缺乏。带着这份觉察,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让他多一些他是对的。我生小儿子的时候已经从事心理学行业了,他一年级,与第一个孩子有非常大的不同:他能够作主,他能够认为自己能被肯定。他有自信自己作主,能够理解对错的中间地带,能够站在自己的立场、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问题。在亲密关系中特别想争出对错与原生家庭有关。其实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应该从一个人的成长背景去理解他现在的人际模式。

    那位让自己丈夫打自己的妻子,其实暴力才是她熟悉的方式,她每天都在担心,如果他不打我我就不知道怎样跟他相处。站在每一个人的角度讲,它都是对的,它都有背后的原生家庭的成长背景在起作用。“你不可以这样跟孩子说话,我这样是对的。”你能够成长多少,是你的变化。但不能因为你的变化,你就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要么,在成长过程当中,夫妻一起成长。要不然你把目标只指向自己身上,不能过高的要求别人也改变。最好的成长就是夫妻一起成长。当对方还没有这个动机或动力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己能做多少是多少。对于每个人来讲,他当下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正确的。对错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对于每个人来讲,他当下所做的所有的应对模式都是正常的,因为他有背后这么多年的成长背景在起作用。不要轻言对错。不要轻言我们是对的。我们是对的是指:这种模式对我们来说比较熟悉,但是不能强加给对方。

    关于被改变。改变永远是自发的东西。当我们被改变的时候,我们内在都有一个叛逆的自己。当我们要求被改变的时候,我们都是不舒服的。即使那个改变真的是有好处的,我们也是不愿意去做的。真正的改变,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放弃改变。或许最后改变才能真正发生。你要改变一个人,你要放弃改变,你需要去接纳。最后他也许就改变了,也有可能没有改变。对方没有改变可能是因为你只是在意识层面的接纳,但是潜意识里还是想改变对方。

    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往往言不由衷,肢体语言表达的和语言表达的是不一致的。家庭治疗有八个派系,我学的是系统式家庭治疗,它的前身是从一个精神分裂症的个案中出来的。这个患者当时在医院已经被治愈了,当妈妈来医院去接他的时候,妈妈带着一张冷漠的脸。孩子开心的跑过去想抱妈妈的过程中,妈妈的脸上是冷漠的,肢体表现的是躲开的。这个孩子看到妈妈的肢体语言,就开始退缩了。妈妈看到之后,冷冷的说了一句“孩子,你不想抱妈妈吗”,孩子后来又疯了。精神病医生开始做研究,本来治愈了,回家庭之后为什么又回去了。美国有位医生说“我们要研究平原上的一阵风,我们把风拿来到研究室来研究,可以吗?能不能把它带回来。”我们要研究风一定要回平原上去研究风。要研究那个孩子,就要回家庭中去研究。我们的孩子之所以是现在这个状态,是跟他家庭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他离不开这个家庭环境,孩子是被家庭环境塑造的。

    孩子接收的信息常常是不一致的。我们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不要试图去做一些演示。比如有一个妈妈带孩子要去学一个课程,要去做公车的时候,时间算好了是差不多的。在走下楼的时候孩子要回去拿海苔,妈妈其实是很不情愿的,但是还是让孩子回去拿了。因此没赶上车子。其实这个妈妈是个容易暴怒、焦虑和紧张的妈妈,她跟我做过一些学习。很自豪的跟我说,她当时很冷静的拿着书开始看书了,孩子过了一会儿,蹭过来说“妈妈你刚刚好像很生气啊。如果我不去拿海苔,就不会赶不上车了。”妈妈这个时候已经冷静下来了,她说“没事,人生本身就有很多趟车,错过了一辆还有很多辆”,说了很多类似的大道理。这个本身没有错。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回避了当时她真实面临着的愤怒和不满。孩子其实已经感受到了。孩子有内疚。妈妈也回避了自己的情绪,给了孩子一套套的大道理。首先我给她冷静的行为一个肯定,已经很不容易了。接着我给了她这样的反馈:如果是我,我会真实的告诉孩子,当妈妈看到这辆车开走的时候,妈妈是有些生气的。这个时候孩子才能感受到“哦,我刚刚看的是真实的,妈妈真的生气了”否则孩子就会错乱,孩子就会冲突。“妈妈刚刚是生气的,但是妈妈现在冷静了一会,我们可能要再等一会才能坐上车。但是相比你回去拿了海苔,你喜欢吃,你是快乐的。对妈妈来说,这个快乐更重要。”这就没有回避自己愤怒的情绪。孩子更多的感受到的是父母的面目表情和肢体语言。我们在身为父母的过程中要去觉察我们的面部表情,觉察我们真正的想法,真正真诚的表达我们的情绪。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表达和肢体语言不一致的时候,是会给孩子带来冲突的。

    家长永远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

    现在很多父母担心自己孩子网瘾之类的问题。那么第一个给他玩手机的,第一个给他玩游戏的是谁。小时候,父母经常把手机把pad给孩子玩,因为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那么pad成为孩子的玩伴的时候,他已经产生了依赖了,对你已经失去希望了,因为反正你也不会陪他。那么长大之后,你要让他戒掉,把他夺回来,他是怎样的失落。因为pad和手机已经成为他的寄托和陪伴了。碰到青春期网瘾的孩子、厌学的孩子,大多与早期的亲子关系有关,在幼年时期,父母几乎没有好好陪过孩子。所以孩子找到替代父母的东西,那就是游戏。我们首先要看到问题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很多,孩子不到厌学,家长还不会来咨询。所以我会帮助他们看看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能够做到的是什么。越到后来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父母能够做的就越少。所以家长从此时此刻做起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做的最好的就是多陪伴。

    当父母的焦虑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好好陪伴自己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和平相处。我们看起来不太好的品质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比如暴怒。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接纳,陪伴。

    把我们会担心会焦虑的问题想到极致,即我们会害怕的问题最终会怎么样。比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读不好书,未来找不到工作。但实际在社会上,信息的更新换代很快,五年之后的状况都很难预测,很有可能孩子未来的工作是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因为我们的想象都是很局限的。因此我们的担心是无用的。曾奇峰说过“担心即诅咒”,担心孩子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诅咒孩子。

    孩子面前的小坑让孩子慢慢自己去跳。有些小挫折,跟同学、跟老师、跟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和争执,放手让他去做,这才不会剥夺他们成长的权利。如果不让孩子自己去跳这一个个小坑,父母帮孩子去填,那么终有一天,孩子掉到坑里是父母没有办法帮助他的,这个时候孩子就出不来了。我们要考虑的是孩子身心健康,孩子的抗挫能力如何,孩子意志力如何,孩子是不是具备坚持的能力。现在孩子缺乏的就是在简单事情上的坚持。做一个自我满足的父母,至少在自我满足的路上。你希望你的孩子看书,你也需要看书,至少有一个看书的样子。

    要学会倾听。专心,耐心,适当重复,总结以代表你听到了听懂了,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

    专心,耐心。孩子回到家跟妈妈说,数学老师对孩子怎样的不满。很多妈妈就会跟孩子说,这可怎么办,老师不应该这样。其实更好的处理方式是:静静的听着,“嗯,数学老师这么说你,你肯定很不舒服吧。那你后来是怎么处理的呢?”要使用开放式提问,不要使用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独多用“什么”“怎么”“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你是怎么做的”“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下次再碰到这种事情你准备怎么做”,这个过程中让他把他想讲的说出来,而不是使用封闭式的问题,“那你明天就不听老师的了?”“是不是”“对不对”。少用“为什么”小孩子使用为什么跟大人使用为什么是不一样的。小孩子问的时候背后是很简单的,我们不会感觉到被攻击被指责。大人如果问到为什么的时候是不舒服的,是感觉被指责的。我们就会把心门关闭了。我们对孩子要认可,需要专心耐心的听到孩子的情绪,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去看看孩子是怎么解决的。在这个解决的过程中孩子的想法是什么,孩子的情绪感受部分是什么。他的情绪他准备怎么处理。我有一个来访者,从开始时处理亲子关系得问题到自我成长,她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有次回家之后暴跳如雷,说要杀了一个同学,妈妈没有激动没有暴怒没有害怕,跟孩子一起分析“发生什么事情了,慢慢说”,先让孩子坐下来,“你准备杀了他啊”“你准备怎么杀了他啊”妈妈没有做评判,让孩子宣泄出自己的愤怒。宣泄完之后,母子俩人都笑了,孩子说“好像杀人也不对,是犯法的,算了算了,不说了”妈妈追着“那你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处理啊”孩子:“不理他,那鸟人”。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不赞同孩子的做法,但是要给孩子勇气和空间去失败。当孩子失败之后,给孩子温暖的港湾让孩子重整旗鼓。“没关系,我们重新来过”。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苏ICP备14018897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17  南京心之路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西村40号(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5幢503室)  电话:025-58813289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22


扫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