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喜欢毛绒玩具?
2016-11-14
来源:未知
点击数: 33685          作者:未知

  •     路过玩具店玻璃橱窗,孩子们常被店里毛绒玩具吸引的走不动路,尤其是女孩走过仍不时回头张望,无论是小熊仔、宠物狗、还是Kitty猫、海绵宝宝、长耳朵小兔子、甚至现实生活中让人避之不及的毛毛虫等,孩子总是抵挡不住其诱惑,甚至成年人都会忍不住去抚摸那些呆萌、可爱无敌的毛绒玩具,感受它的柔软和温暖。

        曾经有个四岁女孩的家长急切的找到我咨询,说她家孩子晚上睡觉总爱抱她的小棕熊毛绒玩具,没有小棕熊陪不睡觉,半夜醒来也要找,早晨一睁眼就要。给毛绒玩具喂饭,脏兮兮的不让洗,都玩坏了也不让换,跟她讲买个一模一样的也不干。生气的时候会咬、摔她的小棕熊,好的时候又亲又抱。问我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否正常?下面的答案可以让这位家长释然。

        依恋理论研究结果:柏恩说人有爱抚的心理需求(strike hunger),195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著名动物心理学家哈洛在研究依恋理论时做了一个实验——恒河猴实验,将刚出生的猴子随机分成两组,代理母猴一个用铁丝网做成,胸前安置了橡皮奶头,幼猴可以从隆起的橡皮奶头上吃到奶汁。一个用木根和海绵、织物做成,结果发现幼猴在不吃奶的时候都依偎在海绵织物做成的温暖猴妈妈身边,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跑到铁丝母猴那里去进食。实验表明与喂食相比,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与动物相比,人类更具有浓厚的情绪色彩,更需要情感上的联系。毛绒玩具会给人温暖舒适感,满足爱抚的心理需求。

        客体关系研究发现: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当婴儿意识到自己和母亲是不同的人之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毛绒玩具、自己喜爱的东西,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这些能起到让孩子感到舒适安慰的作用,能对抗焦虑、寂寞,且能帮助她安然入睡。

        过渡客体——毛绒玩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一、代替安静时候的母亲,让孩子满意的母亲,能促使孩子平静下来,变得安心,从而发展独处的能力。

    二、允许孩子发展操控现实的练习,孩子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来操纵毛绒玩具,让孩子从对乳房的全能控制到对作为现实客体的母亲的不能完全控制之间的过渡。

    三、有利于智力发育,孩子通过过渡客体——毛绒玩具来发展脑力活动和创造性,把一个“足够好”的环境转化为一个“完美”的环境,从而让自己身处其中更自在舒适。

    四、让孩子的攻击性得以发展和延续。孩子在生气、不满的时候摔咬他们的毛绒玩具,但是玩具幸存下来,并且没有任何报复行为,孩子愤怒情绪缓解之后能去爱抚他的玩具,发展爱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孩子慢慢发展出在想象中攻击、撕咬让他们不满意的东西,减少长大或成年后现实中的攻击和冲动行为。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70%生活在西方国家的孩子,都会与某件物品有密切关系,譬如一条漂亮的毯子、一件玩具或毛绒动物。科学家预测,这可能与西方文化中,孩子较早地独自在自己房间睡觉有关,因为孩子需要可以抱抱的东西,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

        毛绒玩具小棕熊既提供了像“好妈妈”一样的品质,稳定、平静、温暖、柔软,不会惩罚,这满足小女孩被爱抚的心理需要,同时又作为四岁多孩子与妈妈分离的过渡性客体,在与小棕熊的相处而建构她的外部现实世界,整合她情绪表达的经验,发展她的心智水平。

    金彩芬

    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个人学习成长经历:

    接受为期两年,每周一次的个人成长体验,个人成长体验师释梦专长

    长期的团体督导和个人督导

    李晓驷释梦工作坊

    施琪嘉释梦工作坊

    申荷永荣格式释梦学习

    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系统培训项目(二年)师从张海音、苏晓波、李晓驷、施琪嘉、贾晓明、丛中、张天布、赵梅、童俊、季益富等

    中美高级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三年)师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督导分析师Paula L.Ellman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苏ICP备14018897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17  南京心之路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西村40号(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5幢503室)  电话:025-58813289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22


扫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