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关爱心灵  护航成长
心理健康辅导员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最新通知
最新通知

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

专业技能培训


推荐新闻
  
如何守护青少年的心灵家园——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作者:林焕新 | 发布时间: 2022-03-11 | 116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去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如何守护青少年的心灵家园?学校、家庭、社会应如何作为?今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对此建言献策。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千家万户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说。

崔建梅调查发现,由于学校、家庭等社会问题日益复杂,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不容乐观。她坦言:“这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如何解题?崔建梅建议,国家层面统一组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材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步,至高中毕业,统一序列。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心理辅导等内容,让心理健康教育有章可循。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同样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完整的教材体系,各学段互相脱节。对此,他建议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一体化心理育人理念,推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横向拓展、纵向贯通,不断强化大中小学资源整合、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则关注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这块“短板”。“2020年,一项针对全国3142所小学及941所初中学校的调查显示,我国仅有19.16%的城市学校及2.64%的农村学校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马珺建议,加强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优化精神卫生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同时,构建以专家协会为支撑、专业人士为骨干、志愿服务团队为补充的社会心理服务队伍。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呼吁,“要在农村中小学配备相应比例的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师的组织培训工作。”

科学研判,保护青少年隐私

“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强迫等情绪,一直被严重低估,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筛查、早治疗。”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李莉娟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同年11月,教育部予以回复。

教育部在回复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这是推动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也要注意到,抑郁症量表筛查统一纳入学生体检,部分学生被贴上‘抑郁症’标签后,容易受到排斥、被孤立,对个人精神健康、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表示,现有的筛查量表难以对青少年是否患有抑郁症作出准确判定。同时,如果不能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可能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施卫东建议,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应专门制定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筛查量表,结合学校表现、家庭日常、设备诊断等多种途径,综合判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避免“一检定性”。同时,淡化抑郁症“疾病”的概念,缓解学生精神压力。“筛查体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可考虑以学年为单位,未成年学生及家长可自主选择筛查时间和医院,医院对结果异常者一对一告知,同时严格限定学校获知筛查结果的人员范围。”施卫东说。

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吴智深建议,遵循人性化、预防性、教育性等原则,在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在预防上,要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预警上,学校需要设立“心理预警监测中心”,最好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心理测评;在干预上,需要掌握学生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制定符合学生身心状况的干预方案,并由具有专业心理咨询资格的心理辅导教师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家校社协同织起防护网

“对国内19所涉农高校32个学院的调研发现,80%以上中、重度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都在原生家庭。”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马瑞燕说。

“受限于教育水平,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父母缺乏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也就无法理解和应对孩子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李灵说。

今年全国两会,马瑞燕专门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家庭预防”的建议。她建议,为所有育龄家长开设家长课堂,普及抑郁症、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相关知识;编撰出版少年儿童心理学科普类书籍,制作少年儿童典型心理问题表现的科普读本和视频,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识别能力;借助主流媒体,宣传、普及心理、精神疾病等相关知识;开通免费公益心理健康咨询热线、设立社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

呵护祖国的花朵,全社会应当形成合力,织起一张保护网。

民盟中央建议,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处置能力。对于实践中的难点,民盟中央给出具体建议:加大统筹力度,成立市、区、街道三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大力培养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等人才,补齐人才短板;建立心理咨询求助便捷平台;加强闭环协作,建立学校、社区、医院等协调联动信息共享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