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关爱心灵  护航成长
心理健康辅导员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最新通知
最新通知

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

专业技能培训


推荐新闻
  
大学生心理困惑归因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 作者:冀文彦 刘林 | 发布时间: 2023-09-04 | 1277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 要]当代大学生受到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有效应对大学生心理困惑,学校层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园生活育人;教师层面要注重师德师风,用好课堂主渠道,形成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层面要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惑;人格特质;心理育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大学生作为强国建设的关键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有研究表明,不少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是指内心无法与社会外环境达到协调与平衡,无法通过自我控制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且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处事悲观,生活消极,伴有厌学情绪,在学习生活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或恐惧感。有效应对和消除大学生心理困惑,需要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究心理困惑的影响因素,进而从学校、教师、学生个体三个层面总结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总体目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受益面不断扩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及时、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心理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虽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育逐渐成熟,但其心理状况尚未达到稳定状态,且缺乏社会经验和独立生活经验,还未具备成熟的社会责任承担能力,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心理的延续偿付期”。

第一,在认知上,大学生的智力水平达到高峰,但对问题的看法有着明显差异。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得分显示:智力发展的顶点在20—25岁,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恰好进入了高峰期。大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事物和知识更加广博和深入,无论是内隐学习还是外显学习,都需要更加敏锐、主动、系统的逻辑思维,并辅以抽象思维、批判思维和推理能力。由于大学生个人阅历不同、社会经验有差别,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有着极大差异,往往在看待问题时容易偏激、固执、简单化。

第二,在情感上,大学生的责任感与情绪控制能力不相匹配。大学生在深度融入校园生活后,逐步产生了社会性情感,即对于个人、家庭、集体、国家和民族未来产生的认知和意志,这是大学生初步萌芽的社会责任感。研究表明,大学生积极心理与社会责任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方面责任感促使大学生充满追求进步的动力和兴趣,对真理产生强烈的追求愿望,不断获得充实感,个人的价值感和创造力也在不断提升。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尚不成熟,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当内心追求与外部条件无法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继而产生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当这种情感困惑无法适应和调节时,则会出现极端化倾向。

第三,在行为上,大学生的自觉独立性与对事物的辨析能力存在落差。处于智力高峰的大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了责任感,会促使其在行为上表现出自觉性、独立性。绝大多数大学生会根据自我意志,确定奋斗目标,制订实施计划,这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和坚持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网络媒体的发达,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一旦被各种消极负面消息叠加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力就会出现偏差。

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影响因素

《纲要》明确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即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有效应对大学生心理困惑,也需要遵循以上原则,科学探寻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解决困惑的思路举措。

1.大学生的个人因素

一是个人生理原因所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形成的基础,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应对方式,可分为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个体如果一直处于消极应对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抱怨、压抑、逃避等心理困惑。此外,其他生物学因素也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

二是人格特质使然。人格特质包括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个维度。相关数据表明,神经质与较差的生存质量有关,外向性等特征与较好的生存质量有关。大多数的心理异常表现都与人格特质有关,表现为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其社会适应能力更弱,遇到外部刺激常常会产生过激反应,表现出偏执、冷漠、缺乏自控力等心理行为。

三是适应能力较弱。从高中进入大学,一些大学生无法适应新角色和新环境,加之大学学科体系与高中完全不同,学习模式从完全输入式教育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输出,知识结构从基本常识转变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且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式。大学里各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余时间充裕,如果缺乏很强的自律性和科学的学习计划,则会让大学生感到茫然、失落或孤独,进而产生心理困惑。

2.家庭环境因素

一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原生家庭是个体情感层面学习的最初场所,关于原生家庭对个体的人格特质、情绪、生活态度的影响,一直被学界所强调和研究。有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出生后未被父母关怀或者被父母错误地对待,将会产生焦虑或者神经质。也有研究认为,家庭教育方式会影响到个体的认知偏差,越是未发挥好教育功能的家庭,个体越容易孤独无助地消极面对问题。

二是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经济压力除了可以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焦虑情绪,还可以间接地通过相对剥夺感和消极应对方式来影响,进而影响到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是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类型又称为家庭类型,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身家庭、残缺家庭、其他家庭等。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残缺家庭等影响着子女的性格和情绪,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3.学校因素

一是学业压力。进入大学校园后,一部分学生面对自主性、灵活性以及探索性的新型学习模式,众多的学术讲座、多元开放的学习课堂、各种课程的考核考试等,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无所适从,进而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的要求,当学生认为学习难度超出了自身能力时,会产生较大的学业压力。

二是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较大,交往内容也更为丰富。研究指出,人际困扰是造成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入校后要面对辅导员、不同的任课教师、同寝室人员,以及学校、学院中的各种人员,并要与之展开不同限度的交往。相对松散的师生关系使得性格内向、孤僻的大学生无法倾诉内心想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会有不适和孤独感。

4.社会因素

一是社会思潮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受到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影响。如果学生没有较好的明辨是非能力和意志力,也未能及时接受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其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逐渐演变为心理健康问题。

二是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是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情感剧烈变化的关键时期,性格也更容易冲动,如果缺乏网络素养,信息辨别能力不强,则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影响,进而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高校有效应对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策略

对于大学生心理困惑,高校既要防患于未然,又要针对现实问题及时矫正。具体而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1.学校层面

一要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闭合化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目前,高校心理教育课程具有明显的理论化、专业化、闭合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元性,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应用性以及针对性。因此,高校要逐步将理论知识课程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应用课程相结合,将闭合化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融合,形成体系架构完善、理论和应用兼具的整体教学计划。

二要培养打造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目前,62%的本科院校专职心理教师师生比高于1∶3000,尽管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绝对数量仍旧较少,难以满足目前高校学生的需要。高校要通过长期培训打造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通过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开展好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问题咨询工作,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

三要注重校园生活育人。大学生活涵盖内容丰富,包括宿舍生活、餐饮生活、文化生活、环境生活等。丰富的校园生活可以多角度、多方式地融入积极心理的教育要素,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重要阵地。通过校园生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四要在大学生入校前和入校后开展好心理健康状况的排摸工作,建立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特定学生群体要建好电子台账,启动预警机制,充分做好事前预防,完善好危机干预和快速反应机制。

2.教师层面

一要主动彰显良好师德师风。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是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问题制定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因此,教师要主动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感染学生,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学生作表率。

二要用好课堂教育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和隐匿性,推进积极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在课堂。因此,要打造体验式“主题化教学课堂”,“主题化教学课堂”要发挥好各门课程在积极心理引导教育中的作用,让每位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通过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共情与共鸣。在体验式“主题化教学课堂”中,不仅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还可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要构建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高质量的师生关系与师生心理健康水平高度相关,而积极的共同经历对师生关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要建强辅导员队伍,并在新生入学时,注重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固定的专业导师和生活导师,以此鼓励教师与学生形成积极的共同经历。通过分享、回忆共同经历,共同期待和畅想未来,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效应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3.学生层面

一要努力形成自我悦纳感。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面对不可避免的短处要保持心态平和,坦然面对现实。主动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通过坚持和放大自身优势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尝试培养自己的钝感力,即对外部刺激的慢反应,尽量从容面对负性事件,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要尊重生命并认识生命的意义感,生命意义感是个体获得幸福感的前提和心理基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带着不同的使命来到世间,尊重自己的生命就是在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进而愉悦地欣赏和接纳自我。

二要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水平与抑郁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体力活动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很好的社交活动,既可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可以形成团队意识,促进社交融洽。体育运动也是紧张情绪的释放方式,在高强度体育运动后,会有成就感,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并且体育运动具有竞技性,对于磨炼意志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激发出的意志力可以有效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三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社会责任感是个体与社会联结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内化的道德规范与其外在的行为有机结合的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完善程度。社会责任感可以推动个体与社会协同发展,体现出个体生命的意义所在。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利他的社会认知和明德向善的社会关怀,推动大学生设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不再茫然、失落、无措以及孤独。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充实生活、接触社会、提升自己,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作者单位:冀文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刘林为北京城市学院校长】